• <source id="9dsm6"><menu id="9dsm6"><ins id="9dsm6"></ins></menu></source>
      <var id="9dsm6"><track id="9dsm6"><ins id="9dsm6"></ins></track></var>

          如東縣教育體育局關于切實做好2024年秋季學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
          來源: 如東縣教育體育局 發布時間:2024-11-11 16:13 累計次數: 字體:[ ]

          為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切身利益,進一步規范我縣2024年秋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提升學生資助工作水平,現將《關于切實做好2024年秋季學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嚴格遵照執行。

                                              如東縣教育體育局

                                              2024年9月12日

          關于切實做好2024年秋季學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意見

          根據《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在中小學幼兒園探索建立應急資助制度的通知》(蘇教辦助函〔2024〕6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推進發展型資助育人工作的通知》(蘇教辦助函〔2024〕7號)、《市教育局關于做好全市2024年秋季學期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通教財函〔2024〕3號)要求,構建保障與發展并重的一體兩翼資助服務體系,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安全友善、資源可及、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成長環境,扎實做好全縣2024年秋季學期學生資助工作,提升學生資助工作水平,現通知如下。

          一、加強學生資助機制建設

          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資助政策學校校長和教育聯絡組雙重負責保障機制。各學校要嚴格落實學生資助工作法人代表負責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對學生資助工作各個環節負主要責任。各教育聯絡組要重點核實經濟困難學生信息,確認結果,及時上報。各學校應根據資助事業規模和工作量,足額配備相對固定的資助工作機構和隊伍,尤其要重點保證下半年資助任務密集期的人員配備,確保無風險、無疏漏。

          二、全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

          各地各學校要全面落實各級各類學生資助政策,做好獎助學金發放、保教費減免、國家助學貸款等常規工作,各類政府資助 資金均在規定時限內足額發放到位,確保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 難學生都能享受到相應資助,實現應助盡助。加大學校資助投入和社會資助募集力度,保障遭遇重大變故和突發性災害學生的教育救助。

          三、持續提升精準資助水平

          (一)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特殊困難學生信息比對庫。一方面,加強與我縣民政、鄉村振興、殘聯、總工會等部門對接,推進各類救助政策銜接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大數據庫,準確掌握特殊困難學生就學情況,便于及時開展幫困助學工作。

          (二)全面落實特殊困難學生“免申即享”。全面使用資助申請平臺,對特困學生全面實行確認制,取消學生申請、提供證明材料和名單公示環節,實現政府資助“免申即享”。對于少數確因家庭經濟狀況好轉,不再申請資助的特殊困難學生,各學??稍谡J真核查、集體審議基礎上,免于資助。

          (三)全面應用省學生資助申請平臺。所有資助申請(含“免申即享”對象)與認定工作均通過“江蘇省學生資助申請平臺”進行,各學校應靈活使用量化分值調整和自定義問題設置等功能,提高認定工作精準性。申請與認定過程信息將永久保存,線下人工認定對象不再被納入數據統計、不計入資金分配。

          四、加大資助政策宣傳力度

          各地各校要加大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力度,牢牢把握資助宣傳的“三時三面兩線”(“三時”指招生時、報到時、畢業時三個關鍵時點,“三面”指學校、家庭、社會三個層面,“兩線”指線上、線下兩條主線),確保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到每一位學生及家長。學校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時應及時向學生及家長發放“告家長書”,宣傳學生資助政策和申請條件、辦理程序、發放方式等;落實“兩節課”制度,開學時給學生上一節本學習階段資助政策宣傳課;畢業前上一節下一學習階段資助政策宣傳課,解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的后顧之憂。

          五、規范貧困學生認定程序

          嚴格執行資助申請、集體評議、合理公示、責任追溯等制度,確保應助盡助。各學校要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實施細則,確保資助申請、評審、公示、發放等各個環節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各學校要落實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做到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合理確定公示方式與內容,既要防止暗箱操作、人情資助等現象,又要保護受助學生尊嚴。繼續全面推廣“一卡通”撥付,即學生資助資金發放至學生已激活的社會保障卡,實現惠民惠農資金“一個平臺管發放”。各學校要通知受助學生申領社會保障卡,激活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并在資助指標文件規定的時間內按時發放到位。各學校要將資助學生申請表、走訪情況、受理結果、公示照片、資金發放等有關材料分年度建檔備查,做到電子檔案、紙質檔案并存,專人保管、全程保管,資助檔案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5年。

          六、全面落實困難學生家訪制度

          所有受助學生實行家訪全覆蓋,并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評議、認定表(見附件1)作為學生困難認定的重要依據之一。各學校要通過實地走訪準確掌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了解學生的性情和處境,傳遞黨和國家的溫暖,推動校家協同,為精準認定和因材施教奠定基礎。對于確實存在經濟困難,但因自卑心理等原因沒有主動提出申請的學生,要通過家庭走訪和民主評議落實“應助盡助”。各學校要加強對受助學生的資格審查,從嚴審核財政供養人員、企事業高管等對象子女受助情況,堅決杜絕把不符合國家資助資格條件的學生納入資助范圍。請各學校10月15日前在省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中將擬資助名單審核上報。

          七、對特殊困難學生關愛到位

          各學校要重點關注原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脫貧家庭學生)、脫貧不穩定家庭學生、邊緣易致貧家庭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城鄉低保家庭學生、特困供養人員、低保邊緣家庭學生、支出型困難家庭學生)、困境兒童(孤兒)、殘疾學生、殘疾人子女、特困家庭職工子女、烈士子女等群體學生的托底保障工作,同時要及時關心和資助因突發事件導致嚴重困難家庭學生,不斷加大對農村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

          各學校要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讓班主任全面熟悉和掌握學生資助的政策。開學后班主任要通過詢問、家訪等多種方式了解班級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特別是要將特殊困難學生篩選出來。各普通高中、幼兒園對開學即能確定其身份的特殊困難學生,要開通入學“綠色通道”,避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經濟問題出現“入學難”。提前摸排符合學費減免政策的學生(原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低保家庭學生、殘疾學生、困境兒童、孤兒、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特困職工家庭子女等),避免出現“先收后退”“遲報漏報”或“入學難”等現象。各學校開學后要在生活細節上關愛特殊困難學生,幫助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減輕生活負擔,讓他(她)們在校如家,感受溫暖。

          八、加強學生資助系統運用

          一是規范數據填報與應用,嚴格按照“誰填報誰負責”“誰 審核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資助系統應用“3個100%”和“3個 零誤差”,規范維護資助系統數據,全面提高數據質量,杜絕各級各類學校資助信息填報不及時、不完整、不真實以及審核不及時、把關不嚴等問題。二是加強平臺運用,充分掌握《江蘇省學生家庭經濟信息采集量化指標體系》(2024年7月修訂),使用新修訂的《江蘇省學生家庭經濟信息采集表》(2024 年 7 月修訂)開展家庭經濟困難生認定工作,所有家庭經濟困難生全部通過平臺認定。三是加強學生資助信息安全管理,規范數據應用,確保學生資助信息等隱私敏感數據得到保護。

          九、強化學生資助監管工作

          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會同相關部門,抽選一定比例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格核查,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學生資助工作不重視、人員職責不明確、貧困生認定程序不規范、宣傳不到位、特殊困難學生未能享受資助等實行責任追究。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常態化開展資助政策咨詢與投訴、防詐騙警示教育,健全學生資助輿情監控與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廉政教育,杜絕弄虛作假、優親厚友現象。

          十、積極推進發展型資助育人

          各學校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核心,在保障經費和物質資助基礎上,同步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教育服務。構建保障與發展并重的學生資助服務體系,全面推進發展型資助“六個全覆蓋”:學生發展支持中心(或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訪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獎勵制度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成長檔案全覆蓋,重點幫扶對象育人導師配備全覆蓋,重點幫扶對象救助性教育和教育救助服務全覆蓋。


          99热超碰伊人精品无码_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_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_久久亚洲国产视频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