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9dsm6"><menu id="9dsm6"><ins id="9dsm6"></ins></menu></source>
      <var id="9dsm6"><track id="9dsm6"><ins id="9dsm6"></ins></track></var>

          2018年如東縣政府工作報告
          來源: 如東縣 發布時間:2018-01-19 累計次數: 字體:[ ]

          ——2018年1月15日在如東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縣長  沈峻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7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本屆政府履職的開局之年,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圍繞“兩聚一高”戰略部署,按照“好上又好、能快則快”的發展要求,統籌做好政府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綜合實力穩步提升。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0億元,增長8.1%;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6億元,增長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3億元,增長9.1%。工業經濟提質增量。全年實現工業應稅銷售收入1216億元,增長21.7%。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到22%,新培育應稅銷售超億元企業54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3家。中天光纜榮獲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完善企業上市掛牌扶持政策,新增入軌企業17家?,F代服務業提速增效。實現服務業應稅銷售收入520億元,增長1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億元,增長9.5%。全年接待游客3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億元,增長16.7%?,F代農業提檔增收。糧食綜合產能保持穩定,獲評中國好糧油示范縣。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面積6.96萬畝,新認定農漁業龍頭企業國家級1家、省級3家,獲評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新增高標準農田16.79萬畝,總投資6.2億元,數量和投資額均列全市首位。我縣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專項儲備項目單位。

            二、項目建設成效明顯。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抓發展促轉型的著力點,聚焦重大項目,有力有效攻堅克難,項目建設績效穩居全市第一方陣。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成功舉辦海洽會以及香港、深圳、上海等地各類專題招商活動百余場次。重特大項目招引取得歷史性突破,金光集團總投資450億元高檔生活用紙項目花落如東,投資規模創南通歷史之最,并被列入省2018年重大項目。香江集團總投資200億元東湖旅游度假區項目順利落戶。項目推進展現新力度。完成“土地三項整治”工程13166畝,創歷年之最。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37個,完成投資額163.6億元。中天特種鋁合金、江東電子銅箔、翼揚食品、三元新材料等一批重特大項目開工建設。對接上海呈現新局面。全年在滬開展新興產業、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推介活動48場次,引進億元以上注冊項目101個,開工建設30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1個,創歷史之最。如東經濟開發區與上海青浦工業園共建如東青浦工業園,滬如合作園區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三、沿海開發勢頭強勁。努力挖掘沿海地區發展新優勢,加快完善載體功能,加大開放開發力度,不斷增強對全縣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港口能級持續提升。液化品碼頭二期、通用棧橋工程開工建設,產業岸線規劃啟動實施,口岸核心能力建設通過國家達標考核。中石油LNG二期建成投運,LNG接卸量達到440萬噸,創歷史新高。平臺載體建設加快。如東經濟開發區大唐恩智浦保稅倉庫通過驗收,實現保稅載體零的突破。沿海經濟開發區成立復旦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上海醫工院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如東高新區成立中山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生命健康產業園獲批省級眾創空間。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創立上海農科院國家蛋品營養研究中心。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建立貿易往來,實現“一帶一路”對外投資1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6300萬美元,大東投資越南、中天投資印尼等產能合作項目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240億元,增長44.3%,增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四、改革創新不斷深化。緊密結合如東實際,扎實推進各項改革,不斷增強發展活力。重點改革穩步推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3550”要求,簡化優化審批程序,大力實施不見面審批、代辦幫辦制、聯合審批制等舉措,政務服務環境不斷優化。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實行“先照后證”“證照聯辦”,全年新增注冊企業2120家。統籌社會事業領域改革,教育“縣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穩步實施,醫療衛生雙層次醫共體試點運行。農村產權改革初見成效,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額達到1.5億元,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投融資體制加快完善。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與省高科技投資集團等合作設立10億元產業基金,出資5億元參股省“一帶一路”發展投資基金。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管控和化解,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中醫院醫養融合PPP項目正式運營,城市濕地公園、“三河六岸”等5個項目進入省級PPP項目庫,總投資112億元,入庫數和投資額均為全市之最??萍紕撔虏椒ゼ涌?。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四大行動計劃”,成功舉辦第三屆科技人才節、對接服務上??萍既瞬欧鍟?,“扶海英才計劃”資助科技創新項目3個,科技人才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4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2.5%。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55%,新增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6家,40個項目列入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如東經濟開發區獲評省級創業示范基地。

            五、城鄉統籌扎實推進。以“城建大會戰”為抓手,加快城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和生態質量持續向好。城鎮開發不斷提升。加強城市規劃設計,完成城市供水、排污等7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三號街區保護性開發和“三河六岸”整治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實施嘉陵江路、電大路、鴨綠江路等市政道路以及相關配套工程24項,完成房屋征收120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達到58萬平方米。持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市容市貌顯著改善,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和江蘇省優秀管理城市。栟茶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全面加快海啟高速如東段、省道334如東東段、國道228繞城段等工程建設進度,著力推進通洋高速二期、通如城際鐵路、通用機場等重點工程前期工作。如東新客運站開工建設,40輛新能源客車投入使用。新建改造農路630公里、農橋219座。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積極開展“263”專項行動,全面落實“河長制”,疏浚農村河道260公里,新建污水管網30.7公里,獲評國家級節水型社會達標縣、省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試點縣。積極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治,超額完成減煤目標,秸稈禁燒禁拋成效明顯,PM2.5平均濃度下降11.7%,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全市領先。全縣畜禽禁養區內706家規模養殖場全部關閉搬遷。大力實施綠化造林工程,新增造林面積1.3萬畝、公共綠地34萬平方米。

            六、民生事業持續改善。扎實辦好各項民生工程,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年民生類財政支出占比達到80.8%。富民增收有力推進。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193人,創業1470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0055人,新建益農信息服務社207家,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8%和9%,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脫貧率達到58%。社會保障更趨完善。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以內,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和98.3%。社會救助、雙擁、優撫安置等工作有效開展,榮獲省雙擁模范縣五連冠。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成功創建省基礎教育裝備示范縣。錦繡幼兒園、曹埠初中、洋口港實驗學校投入使用。高考成績繼續保持省市領先。醫療健康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健康扶貧工作深入實施,中醫院通過三級乙等評審,獲評國家衛生縣城。群眾性文體活動廣泛開展,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30多場,雜技劇《海星花》入選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扶持項目,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和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即將完工,獲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深入推進平安綜治建設,扎實開展安全穩定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圓滿完成十九大期間信訪穩定任務,成功承辦全國漁業水上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積極應對引導網絡輿情,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公眾安全感省市領先。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僑聯、社科聯、工商聯、殘聯、紅十字會、慈善會、關工委等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開展工作,人武人防、外事僑臺、民族宗教、防震減災、氣象、檔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一年來,我們堅持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作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和保障,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和“走幫服”活動,認真落實加強自身建設的各項規定,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健全政府工作規則以及議事決策程序,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法治政府建設步伐加快。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縣政協及社會各界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建議案、提案,滿意率不斷提升。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一崗雙責”,扎實做好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三公經費下降5%。

            各位代表,回顧2017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積極應對、奮力拼搏,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有進、質效同升的良好態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推動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實現跨越趕超積蓄了強勁動能。這得益于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科學決策,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力監督,得益于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團結拼搏、扎實工作。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駐如部隊指戰員和各人民團體,向在如投資發展的海內外客商和創業者,向所有關心支持如東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創新能力不夠強,增長動力仍然不足,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不夠優化,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有待進一步培育;城鄉建設仍需加強,城市品質和鎮村特色化建設有待進一步提升;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水、氣、土等環境保護和治理任重道遠;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供給還不夠均衡;政府的法治意識、效能意識和服務意識還需進一步增強。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直面挑戰,盡心盡力盡責地加以解決,讓全縣人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

            

          2018年工作任務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邁入新時代,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踏上新征程,我們要永不停滯、奮勇向前;面對新愿景,我們要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把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轉化為如東發展的生動實踐。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落實省市縣委全委會部署,按照“三創三提”總要求,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優生態、防風險各項工作,努力在建設“強富美高”新如東的實踐中奮勇爭先。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保持適度增長,出口額增長9%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以內;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6%;節能減排和環境質量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

            實現以上目標,我們將圍繞高質量發展,在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增優勢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做到:堅定不移加快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持之以恒推進帶動能力強、產業層次高、產出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建設,不斷積蓄發展的潛力和優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優化存量、擴大增量、提升質量,做大做強實體經濟,讓居民、企業、政府“三個口袋”更加充實。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以改革的思路統攬全局,以創新的舉措推動發展,著力在轉換增長動力、推動改革突破、拓展發展空間等方面搶占先機,在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關鍵節點上取得成效,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改革創新體系。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多方面齊抓共管、多領域協同并治,著力補齊生態短板,在治理中修復生態,在建設中保護生態,在轉型中優化生態,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解決環境突出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打造城鄉特色。加快城鄉全面、均衡、可持續發展,統籌推進城市內涵提升和鄉村振興,實施一批城鄉精品工程,不斷完善基礎配套和功能,優化人居環境和服務,彰顯城市形象和特色,讓人民群眾“看得見綠,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始終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精準施策,不斷提升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促進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具體抓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優化結構,著力提高發展質量效益

            始終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壯大實體經濟上,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堅持制造業強縣不動搖,精準服務、綜合施策,推動產業做大做強、企業做精做優,全年工業應稅銷售收入超過1300億元。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圍繞培育千億級高端制造業特色板塊,充分發揮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大力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通訊與電網裝備等產業集群化發展,促進產業鏈整體躍升。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到24%。堅持將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與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結合起來,壯大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骨干企業和領軍企業,培育一批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全年力爭新培育規模以上企業50家,超10億元企業5家。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圍繞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鼓勵企業加大投入,通過引進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和能效環保水平,全年實施重點技改項目不少于100個。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完善企業家榮譽制度,開展企業“金牛獎”評選活動,不斷豐富“金牛獎”內涵。提倡企業家發揚工匠精神,對標世界一流,加強品牌建設,培育百年老店。引導和推動企業加大對接資本市場的力度,增強企業家上市信心,加快企業上市掛牌步伐,全年力爭3家企業報會。同時,進一步營造尊重和支持企業家的社會氛圍,更多關注年輕企業家的成長,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引導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轉型的戰略方向,大力實施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促進服務業規模擴大、結構優化、比重提升。推動服務業集聚發展。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規范集聚區管理與服務,全面提升承載力和吸引力。加快建設如東經濟開發區以科技創新、總部經濟、新興業態為主體的服務業集聚區,加快打造高新區以生物醫藥、功能食品、健康服務為主體的生命健康產業集聚區,全力打造洋口港省級物流基地,加快推動小洋口旅游度假區溫泉城、海之城和科技城建設,啟動東湖旅游開發區規劃建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緊盯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物聯網、軟件服務、數字文化等高成長、高附加值產業。積極推進制造業服務化,引導和支持制造業企業從主要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鼓勵服務業企業擴大業務規模,提高服務層次和品牌影響力,積極創建省服務業創新示范企業、省重點物流企業等。全年力爭新培育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40家,實現服務業應稅銷售收入570億元。

            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強化為農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發展質效和競爭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提高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確保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86%以上。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適度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聯盟三個全覆蓋試點鎮建設,確保全年新增高標準基本農田12萬畝。加快農業結構調整。調整優化農業產品、產業和布局結構,促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副漁結合、種養加銷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力推進現代農漁業精品園區、農漁業產品加工集中區、休閑農業觀光帶等特色農業園區建設,引導農業項目向園區集聚,全年新增投資超千萬元農漁業產業化項目不少于30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主體,推進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聯耕聯種等多種經營方式,全年新培育家庭農場160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5家。

            二、堅持項目為王,著力夯實沿海開發基礎

            緊緊扭住項目建設“牛鼻子”,牢牢抓住沿海開發主戰場,聚焦重特大項目突破,讓更多的好項目、大項目撬動經濟又好又快增長。

            強勢猛攻招商引資。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投資、推動發展的動力之源,深度聚焦央企、國企和知名民企,著力招引一批旗艦型、創新型重特大項目。多措并舉拓源頭。圍繞我縣產業體系,不斷“建鏈、強鏈、補鏈”,充分利用活動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駐點招商等多種招商形式,實施有方向、有目標、有重點的產業戰略招商,積極拓展項目信息來源,全年舉辦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招商活動不少于100場次,力爭實現外資到賬3億美元。強化跟蹤促落地。重視項目信息的有效轉化,狠抓在手在談項目的推進,加強全流程管理,及時協調推進中遇到的問題,促進成熟度較高的重特大項目迅速落地。全年招引標志性、突破性的重大項目,重點園區確保3個以上、各鎮確保不少于1個。創新思路優機制。強化一把手招商,加強產業招商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招商云平臺管理作用,完善考核獎懲和重特大項目信息動態管理等機制,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的專業化和精準化水平。

            全力攻堅項目建設。堅持將主要精力向項目集中、工作重心向項目集聚、資源要素向項目集結,努力在全市第一方陣中爭先進位。加快項目推進。從立項審批、征地拆遷、證照辦理、竣工驗收等關鍵環節入手,大力推行項目預審、聯合會辦、多方聯動等制度,持續開展項目集中開工、現場觀摩等活動,全年確保億元以上產業項目新開工 14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重特大項目20個。突出項目績效。堅持以畝產論英雄,進一步強化項目用地預審功能,注重項目的效益和產出,推動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技術類好項目、大項目集聚,力促金光高檔生活用紙等重特大項目早開工、早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全面優化項目服務機制,著力破解各類要素制約。加強土地要素保障,積極盤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全年完成“土地三項整治”工程超過9000畝。大力發展適應性職業教育,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快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推動金融資源與制造業企業有效對接,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

            提升平臺載體能級。始終把園區作為承載重大項目的主陣地,按照“一特三提升”要求,進一步明確產業定位,優化空間布局,加快基礎設施和功能性平臺建設,不斷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承載能力和水平。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國家一類口岸和空間資源優勢,繼續在重特大項目招引上下功夫、求突破,大力推進高端新材料產業園、金光產業園和航空產業園建設。推動陽光島相關航道及碼頭工程建設,積極拓展LNG產業鏈,加快推進清潔能源交割中心建設。如東經濟開發區突出高端產業項目快引快建快達效,加快推進中天科技產業園、如東青浦工業園等區中園建設,啟動實施開發區東擴,積極打造高端新興產業園。沿海經濟開發區圍繞打造500億級產業集群,大力推進海上風電重裝產業園和靜脈產業園建設,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及智慧園區建設,努力打造“綠色園區創新樣板”。如東高新區堅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向,加快核心載體打造,加大智能機電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園標志性項目招引力度,快速形成項目集聚效應。東湖旅游開發區全面完成東凌水庫工程,加快推進香江集團旅游度假開發項目,促進區域現代農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打造新興旅游目的地。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確保劉埠漁港船閘工程竣工運營,加快推進現代農漁體驗園等項目,全力建設現代農漁業產業園。

            三、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增強引領發展動力

            圍繞建設創新型縣,突出改革引領、創新驅動,不斷破解難題、厚植優勢,進一步增強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力。

            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提升供給質效,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各項工作,嚴格執行環保、能耗、技術、質量和安全等法規和標準,加大化工和印染等行業整治力度??茖W有序實施土地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穩步健康發展。嚴格執行企業降本減負各項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補齊拉長交通、生態、民生等領域的短板,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優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減少辦事環節,推動“3550”營商環境常態化制度化。大力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對接省市“一張網”,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和效率。積極探索新型監管模式,以“雙隨機、一公開”為抓手,大力推進事中事后監管全覆蓋。完善政府投融資決策機制,依法開展存量債務置換,嚴格管控新增債務,切實降低地方債務水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穩步實施財稅體制改革,有序推進PPP項目,增強政府性基金杠桿效應,推動融資平臺實體化、市場化、產業化轉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全面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領域各項改革。

            突出科技創新驅動。按照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要求推動科技創新,讓創新成為發展的主動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5家以上、省民營科技型企業60家以上,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45%。加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加強與大院大所的產學研合作,全年新增科技公共服務平臺不少于3個,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不少于50個。深入實施“扶海英才計劃”,放大科技人才節品牌效應,大力培養和引進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舉辦“高校學子看如東”和“鳳還巢”等活動,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來如就業創業。

            四、堅持開放融合,著力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建設上?!氨贝箝T”戰略,扎實開展“對接服務上海突破年”活動,加快促進要素流動、項目承接和市場融合。

            加大對接服務上海力度。加強與上海園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全面向上海借智、借力、借勢,努力把如東打造成上海外溢功能的承載區、產業轉移的集聚區和創新創業的小高地。加快完善滬如合作園區配套功能,積極創新園區共建共享體制機制,全年力爭新建滬如合作園區1個。加強農業、旅游等服務配套,全力建設上海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和旅游休閑基地,提升如東在滬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增強外向發展能力。進一步配套完善外貿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建立境外加工貿易基地、營銷網絡、品牌產品展示中心等平臺。實施國際自主品牌發展戰略,支持重點企業開展境外商標注冊和國際認證。創新對外投資方式,鼓勵中天、大東、剛正薄板等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群式走出去。

            加強對外交通建設。遵循“接軌上海、融入南通”的發展思路,搶抓省市新一輪交通大提速的寶貴窗口期,打造“公、鐵、水、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推進通洋高速二期、海啟高速如東段、洋騎線北段等重點工程,全力爭取通如城際鐵路、洋口港疏港航道、通用機場等項目納入上級規劃。

            五、堅持生態優先,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以建設“美麗如東”為目標,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實推進“263”專項行動,下更大的力氣補齊生態環境短板,讓經濟社會發展包含更多的生態質量。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生產方式綠色化轉型,更大力度推進企業清潔化生產和園區生態化改造,加快實施一批循環經濟重點示范工程,促進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積極倡導綠色生活和消費方式,擴大垃圾分類試點范圍,推廣綠色建筑、新能源汽車等環保產品。推動公眾參與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創建活動,營造綠色文明齊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強化環境綜合治理。以過硬的措施持續開展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城市揚塵等專項整治,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確保PM2.5平均濃度下降4 %。完善“河長制”和“斷面長制”,加強城鄉河道疏浚整治和污水集中處理,加快污水處理廠、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如泰運河等國考省考重點斷面水質持續改善。有序實施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不斷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面規范整治南美白對蝦養殖,加大畜禽糞污長效管理力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基礎設施全部建成投運。堅持鐵腕治污,持續開展環保執法亮劍行動和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堅守耕地數量和質量紅線,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切實加大違法違規用地管控力度。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紅線區域管控,切實加強水體、濕地、灘涂、岸線等自然生態資源保護,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2%以上。著力優化生態空間布局,構建城市生態廊道,加快推進范公堤森林公園、青年公園、城市濕地公園等綠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積1.3萬畝、城市綠地面積112萬平方米以上,創建省級綠化示范村15個,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70天以上,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如東發展的鮮明底色。

            六、堅持城鄉統籌,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按照城市出形象和鎮村創特色的要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總目標,以“城建大會戰”為主抓手,全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群眾安居幸福感。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實施黃海路北延等31項市政工程,確保完成投入25億元。全力推動三號街區保護性開發、“三河六岸”整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等十大重點工程。全年實施房屋征收超過10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80萬平方米。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改造老舊小區和低洼片區基礎設施,加快一批農貿市場、停車場和小游園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

            推動城鎮特色化發展。堅持“一鎮一定位、一鎮一方案、一鎮一特色”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優化布局、集聚資源,加快打造一批彰顯地方特色、凸顯文化底蘊、引領創新發展的特色小鎮。栟茶鎮圍繞“美業小鎮”建設、岔河鎮立足紡織產業、河口鎮依托中天科技,加快產城互動融合發展,在全市中心鎮建設中爭先進位;鼓勵海啟高速沿線鎮充分利用交通改善契機,及早謀劃鎮域經濟特色化發展;其他鎮深入挖掘特色產業,做精特色工業集中區、服務業集聚區、農產品種養殖基地等特色載體,不斷提升城鎮形象。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全面啟動村莊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注重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特色產業、空間建設的相互銜接、有機融合,促進各類優質資源向鄉村流動,努力提供與城鎮等值的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路提檔升級、畜禽糞污處置中心建設,持續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切實改善鄉村的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條件。統籌推進鄉村產業和文化特色建設,加快培育江蘇省第三批特色田園鄉村。

            全力創建文明城市。全面實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城郊接合部環境整治,健全文明交通、市容秩序等常態長效管理機制。加大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底蘊。推動志愿服務和誠信建設制度化,加快建設一批文明創建載體。

            七、堅持富民惠民,著力推動民生共建共享

            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下真功、求實效,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拓寬增收富民渠道。認真落實省富民33條意見,打造一批富民產業項目和創業孵化基地,加大就業創業培訓力度,以擴大就業、推進創業拉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年力爭新增城鎮就業75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000人以上。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綜合運用結對幫扶、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措施,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努力解決因病因殘因災致貧問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圍繞創建省教育現代化縣,加快推進教育重點工程,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積極打造健康如東,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計生服務水平,促進優生優育。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推進醫養結合,讓群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完成“三年提檔升級工程”,文體中心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整合便民信息及發布渠道,加快建設智慧如東便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全民參保登記長效機制,積極推進各類社會保險提標擴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9.5%以上。加強社?;鸨O管,逐步提高社會保障統籌的層次和水平。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全年建成保障房23.5萬平方米。統籌推進救孤、助殘、濟困等福利事業發展,加強國防動員和雙擁優撫工作,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以構建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社會治理新體系為目標,深入開展平安法治如東建設,加快縣鎮村三級綜治中心提檔升級,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深入推動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積極化解各類信訪積案和矛盾糾紛,依法處理群眾訴求。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全力抓好安全生產,確保社會安全穩定。

            八、堅持勤政廉政,著力提升政府自身建設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行為,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行政效能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大力發揚積極作為、苦干實干的作風,為如東發展擔當、為全縣人民盡責。廣泛聽取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著力解決一批民生熱點問題。馳而不息抓落實,做到真抓實干、馬上就辦,從實處著眼、往實處用勁,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健全新聞發布制度,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強化督查督辦和行政問責,以督查倒逼落實,以實效檢驗執行。堅決糾正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現象,以優良的作風推動政府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按照法定權限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政府合同、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高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積極推進政務信息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各類政務信息。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廣泛接受社會公眾、新聞輿論監督,讓權力在法治軌道和陽光下運行。

            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始終堅持在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面履行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健全政府系統懲防體系,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加強財政預算及國有資產監管,嚴格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切實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把更多的財力用于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

            各位代表,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按照“三創三提”工作要求,以更昂揚的斗志、更飽滿的精神、更務實的作風,勇擔新使命,激發新作為,為推動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如東而不懈奮斗!

            

          附件一


          2017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情況

            

            一、富民增收方面

            全年新增糧食“全托管”經營主體164個,新增農產品電商15家,培育新型農民2026人。舉辦各類招聘會54場,提供就業崗位47761個,新增城鎮就業8193人。

            二、社會保障方面

            全年新增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81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達到81%和72%。為全縣所有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在校生辦理意外傷害補充保險。城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600元/月和550元/月。新建6個殘疾人之家,免費康復兒童201人。

            三、安居住房方面

            改造(含續建)老舊小區23個,改造(含續建)低洼片區7個。新建停車場7個。實施安置房項目3個,建成安置住房1114套。實施物業管理示范小區試點15個。

            四、生態環境方面

            整治城市黑臭河道3條,疏浚農村河道455條。新建城鎮污水收集管網30.7公里,污水處理設施日常運行率和達標排放率達到  100%。

            五、教育投入方面

            洋口學校、錦繡幼兒園、曹埠初中投入使用;馬塘初中、岔北幼兒園具備啟用條件;掘港幼兒園、開發區幼兒園、沿南幼兒園主體工程竣工;賓山初中、愛民路幼兒園、岔河幼兒園、大豫海濱幼兒園等啟動建設。

            六、衛生計生方面

            縣中醫院一期醫療中心投入使用??h人民醫院外科大樓、縣應急救治中心、港口醫院、豐利鎮中心衛生院、雙甸鎮中心衛生院新建(改擴建)等工程順利推進。建成省級衛生鎮1個、省級衛生村25個。全縣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最低補助標準提高到80元,完成婦女“兩癌”檢查2.5萬人次。

            七、養老服務方面

            新增養老床位337張,其中護理型床位137張。加強城鄉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建成率覆蓋率均達到40%以上。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床位數占機構總床位比例達到53.6%。122名養老護理員通過免費培訓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八、公共交通方面

            新改建農路630公里、農橋219座。如東新客運站開工建設。新開和調整城市公交線路2條、鎮村公交線路1條。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614個。公安交通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九、文體惠民方面

            縣文體中心工程主體完工,進入內裝階段。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馬塘鎮、曹埠鎮文化站具備啟用條件。創成五星級書屋2家、四星級書屋8家、三星級書屋30家。建成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鎮1個。向社會開放15所學校體育設施。全年到基層送文藝演出100場、電影2550場、圖書2萬冊。

            十、公共安全方面

            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成4個老舊小區監控設施建設,新增監控探頭64個、社會面視頻監控699個。全年完成食品抽檢4000批次。全年開展公益性應急救護培訓11189人。

            

          附件二


          2018年為民辦實事項目

            

            一、城市環境提質工程。整治縣城黑臭河道4條。新增縣城污水收集管網10公里。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建筑裝潢垃圾分揀中心、飛灰填埋場四期工程建成使用。

            二、鄉村環境整治工程。新建鄉鎮污水處理廠4座、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50座,疏浚整治農村河道449條,新增鄉鎮污水收集管網25公里。

            三、住房保障安居工程。實施安置房項目2個,建成安置住房不少于500套。改造老舊小區15個、低洼片區3個,完成15個老舊小區監控設施建設。新增天然氣管網45公里,新發展居民用戶4500戶。

            四、教育資源優化工程。賓山初中、開發區小學主體工程竣工,解放路小學開工建設,新增省優質幼兒園3家。

            五、醫療衛生健康工程。應急救治中心投入使用,縣人民醫院外科大樓主體完工,港口醫院外裝基本完工。完成婦女“兩癌”檢查2.5萬人次。

            六、文體惠民提升工程??h文體中心一期工程建成使用。新增4個鎮文化站、3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

            七、鄉村道路暢通工程。新改建四級公路雙車道(路面寬度5.5米以上)200公里、農橋42座。新開行園區公交線路1條。

            八、扶貧脫貧攻堅工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于600元/月,新創建“殘疾人之家”7家。累計脫貧率達80%。

            九、敬老養老關愛工程。新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2萬人。新增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23家。推進縣社會福利中心公建民營。

            十、社會治理強基工程。推進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工程。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數不少于1000件。


          附件三


          注  釋

            

            1.兩聚一高: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科技創新“四大行動計劃”:科技領軍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行動計劃、企業研發機構建設行動計劃、產學研協同創新行動計劃。

            3.“3550”: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辦理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辦理50個工作日內完成。

            4.“三河六岸”整治工程:縣城如泰運河(S223至東環路段)、掘苴河(北至黃河路)、掘坎河(東至珠江路)三條河道整治工程。整治河道總長約12.6公里,整治內容包含河道疏浚、岸線優化、截污納管、生態護坡、兩岸增綠等。通過重要景觀節點的建設加快打造城市地標。  

            5.“263”專項行動: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減少落后化工產能;治理太湖水環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環境隱患;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提升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水平、提升環境執法監管水平。

            6.河長制: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

            7.三創三提:創新創優創品牌,提質提效提水平。

            8.土地三項整治:耕地占補平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復墾和工礦廢棄地復墾。

            9.一特三提升:打造特色創新集群,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循環利用率、智能制造普及率。

            10.雪亮工程:以縣、鎮、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99热超碰伊人精品无码_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_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_久久亚洲国产视频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