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9dsm6"><menu id="9dsm6"><ins id="9dsm6"></ins></menu></source>
      <var id="9dsm6"><track id="9dsm6"><ins id="9dsm6"></ins></track></var>

          -->
          2023年如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來源: 如東縣統計局 發布時間:2024-03-29 09:58 累計次數: 字體:[ ]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艱巨繁重任務和多重困難挑戰,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緊緊圍繞“三條主線”,著力推動“四優”“五掀起”,不斷爭先進位、爭作貢獻,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全縣經濟運行回升向好,發展質態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質量跨越趕超邁出步伐。

          一、綜合

          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初步核算,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1.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4.18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648.08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628.87億元,增長5.7%。全年三次產業結構為7.546.945.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8531元,增長6.7%。

          縣域綜合實力增強。全縣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連續二十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行列,在2023年中郡研究所發布的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中,如東排名第30位,比上年度前進1位;在稷夏智庫發布的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榜單中,如東排名第37位,比上年度前進2位;在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的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單中,如東排名第34位,比上年度前進2位。

          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07萬戶,比上年增長55.8%,其中新增個體戶10340 戶、私營企業10355戶、農民專業合作社25戶。年末全縣擁有市場主體13.59萬戶,增長9.6%,其中企業法人2.89萬戶,增長47.3%;個體戶10.26萬戶,增長10.6%。年末,全縣民營工業企業數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比重為86.7%,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占比58.5%。新增創業1969人,其中新增大學生創業290人,扶持農民自主創業1319人。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年共計舉辦101場招聘會,累計參加企業854家,提供32962個工作崗位。全年新增城鎮就業9009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014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462人,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1617個,開發公益性崗位620個。新增專業技術人員2300人,新增數字經濟專業技術人才355人。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87.06萬人,比上年末下降0.1%,其中,城鎮人口52.71萬人,增長1.5%,城鎮化率60.55%,比上年末提高0.98個百分點。全縣常住人口出生率2.98‰,死亡率12.51‰,人口自然增長率-9.53‰。年末戶籍人口96.5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2248人。按性別分,男性47.21萬人,女性49.35萬人。按年齡分,0-17歲8.61萬人,18-34歲13.52萬人,35-59歲36.59萬人,60歲及以上37.84萬人。

          2023年末人口數及構成

          指 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

          87.06

          城鎮人口

          52.71

          60.55

          農村人口

          34.35

          39.45

          年末戶籍人口

          96.56

          #0-17歲

          8.61

          8.92

          18-34歲

          13.52

          14.00

          35-59歲

          36.59

          37.90

          指 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60歲及以上

          37.84

          39.19

          #男性人口

          47.21

          48.90

          女性人口

          49.35

          51.10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90元,比上年增長5.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2元,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4元,增長7.2%。

          2023年如東縣居民人均收入和支出情況表

          指標名稱

          全體居民

          城鎮居民

          農村居民

          指標值

          增速

          指標值

          增速

          指標值

          增速

          (元)

          (%)

          (元)

          (%)

          (元)

          (%)

          可支配收入

          46190

          5.8

          59192

          4.9

          29914

          7.2

          工資性收入

          28304

          6.0

          37268

          4.9

          17083

          7.7

          經營凈收入

          8290

          3.2

          7677

          2.8

          9058

          3.8

          財產凈收入

          3674

          4.5

          5801

          3.7

          1011

          4.8

          轉移凈收入

          5922

          9.6

          8446

          7.2

          2762

          16.9

          生活消費支出

          28985

          8.2

          33278

          6.6

          23611

          10.5

          食品煙酒

          8399

          8.2

          9497

          6.7

          7024

          10.4

          衣著

          2194

          6.2

          2802

          6.6

          1431

          3.9

          居住

          3848

          6.8

          4062

          4.9

          3581

          9.4

          生活用品及服務

          1883

          3.0

          2119

          1.3

          1588

          5.7

          交通通信

          5303

          11.9

          6598

          8.4

          3682

          19.7

          教育文化娛樂

          3900

          2.8

          4551

          2.6

          3085

          2.7

          醫療保健

          2212

          18.8

          2252

          15.6

          2163

          23.1

          其他用品和服務

          1246

          9.1

          1397

          11.6

          1057

          5.0

          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985元,比上年增長8.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3278元,比上年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611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鄉居民文教娛樂支出占消費支出比重分別為13.7%和13.1%。城鄉恩格爾系數分別為28.5%和29.7%。

          年末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空調290臺、熱水器125臺、電冰箱138臺、彩色電視機208臺、移動電話274部、洗衣機119臺、家用計算機71臺、家用小汽車88輛、洗碗機4臺、空氣凈化器(含新風系統)20臺、地面清潔電器37臺。農村每百戶家庭擁有空調260臺、熱水器105臺、電冰箱134臺、彩色電視機168臺、移動電話250部、洗衣機100臺、排油煙機72臺、家用計算機45臺、家用小汽車65輛、家用助力車159輛、空氣凈化器(含新風系統)6臺、地面清潔電器15臺。

          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7.86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數11.13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3.7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1.9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5.28萬人。

          年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7.08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6.1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0.91萬人。

          年末全縣現有備案養老機構35家,擁有各類養老床位總數(含社區養老)1.23萬張,享受尊老金6.64萬人,全年發放尊老金5238.7萬元。年末全縣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對象648人,發放孤兒、困境兒童養育資金1119.56萬元。城市特困人員(城鎮“三無”)76,下撥供養資金165.22萬元;農村特困人員(農村五保戶)4258人,撥付和發放特困人員供養金5556.35萬元。城鄉低保48116496,其中城鎮低保197249人,農村低保46146247,全年發放低保保障4948.22。全年發放殘疾人補貼12218.11萬元,其中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4045人,發放10783.74萬元;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3559人,發放1434.37萬元。全年結婚登記2922對。

          三、農林牧漁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6.9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72.54億元,增長3.5%;林業總產值0.82億元,增長3.9%;牧業總產值33.11億元,增長1.4%;漁業總產值83.98億元,增長4.3%;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6.52億元,增長11.4%。

          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8.01千公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41.31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07千公頃,增長0.05%,其中,夏糧播種面積67.75千公頃,增加0.02千公頃,增長0.03%;秋糧播種面積73.55千公頃,增加0.05千公頃,增長0.06%。全縣糧食產量98.24萬噸,比上年增產0.16%;糧食畝產463.48公斤,增產0.1%;棉花產量31噸,減產5.0%;油料產量2.78萬噸,增產11.4%。全年生豬出欄65.80萬頭,增長1.1%;羊出欄28.10萬只,下降7.6%;家禽出欄3281.58萬羽,增長8.3%。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10.86萬噸,比上年增長3.3%。其中,豬肉產量5.15萬噸,下降2.7%;牛羊肉產量0.35萬噸,下降5.5%;禽肉產量5.37萬噸,增長10.4%。水產品產量33.09萬噸,比上年增長1.8%。

          全縣新增大中型拖拉機221臺,聯合收割機109臺,水稻插秧機210臺,無人植保機147臺,旋耕播種機192臺,農機總動力103.98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95.36%。

          2023年全縣家禽規模養殖占比99.4%,畜牧生態健康養殖占比100%。全年建設農業農村重大項目35個,項目總投資39.4億元,全年計劃總投資38.4億元,完成投入38.4億元。全縣累計登記在冊并正常運行的省級示范場54家、市級示范場55家、縣級示范場250家。新增市級龍頭企業4家、縣級龍頭企業6家,年末擁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76家。年末全縣擁有綠色食品獲證企業64家,有效期內綠色食品獲證總數117個。全縣建成并通過驗收2個綠色優質玉米基地、1個綠色優質西蘭花基地和23個綠色優質水稻基地,累計面積達89.34萬畝。全縣有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主體88家,均在淘寶等第三方平臺建設網店銷營農副產品,全年線上年銷售三百萬電商主體達15家。

          四、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2家,其中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56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965.96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輕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1.8%,重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2.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同比增長24.3%,股份制企業下降6.5%,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61.2%。全縣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下降7.8%,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41.0%。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9.1%,營業成本增長12.2%,利潤總額下降14.1%。

          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

          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增速(%)

          光纖

          億米

          366.26

          5.9

          化學纖維

          萬噸

          189.78

          121.3

          商品混凝土

          萬立方米

          142.85

          -34.8

          光纜

          萬芯千米

          133.43

          -30.3

          水泥

          萬噸

          120.81

          -25.7

          飼料

          萬噸

          56.00

          26.1

          紙制品

          萬噸

          37.59

          64.9

          名稱

          計量單位

          產量

          增速(%)

          精制食用植物油

          萬噸

          26.58

          -20.7

          大米

          萬噸

          16.95

          -20.3

          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

          13.59

          23.4

          萬米

          7.24

          -1.7

          萬噸

          5.14

          -14.9

          年末全縣擁有資質建筑企業446家,其中特級總承包企業2家,一級總承包企業17家,一級專業承包企業13家,二級總承包企業33家,二級專業承包企業82家,三級及勞務企業299家。全年獲得省優質工程3個,市優質工程12個。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785.6億元,比上年增長9.4%;竣工產值546.1億元,增長23.8%,竣工率22.1%;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196.99萬平方米,增長5.8%;竣工面積1591.37萬平方米,增長22.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033.44萬平方米,增長43.1%。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0.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6.4%,服務業投資下降8.6%,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7%,民間投資下降2.7%。全縣列省重大項目7個,其中實施項目5個,總投資181.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2億元,已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年末累計完成列統投資39.5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40%;儲備項目2個,總投資86億元。全縣列市重大項目15個,其中新開工項目8個,科創類項目5個,服務業項目1個,竣工項目1個,除科創項目外,總投資15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2.5億元。年末開工項目累計完成列統投資26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61.2%。

          年末全縣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40家。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8.13億元,增長22.0%。商品房施工面積372.47萬平方米,下降9.0%,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52.66萬平方米,下降13.4%。全縣商品房竣工面積74.49萬平方米,增長194.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40.58萬平方米,增長118.3%。商品房銷售面積112.70萬平方米,增長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0.14萬平方米,下降13.1%。

          六、國內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09億元,增長5.4%。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47.05億元,增長5.7%;農村消費品零售額77.04億元,增長4.2%。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479.54億元,增長5.7%;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44.55億元,增長2.4%。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下降23.7%,飲料類增長11.0%,煙酒類下降23.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7%,化妝品類增長0.4%,金銀珠寶類下降10.7%,日用品類下降5.0%,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2.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7.0%,石油及制品類下降8.4%,汽車類下降14.2%。

          全縣擁有規上文化產業企業191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5.57億元。31個文化產業項目進入省、市、縣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12個省、市重點項目年度累計完成實際投資額22.1億元。市級認定2億元以上文化旅游服務業項目12個。年末全縣擁有旅游星級飯店4家(其中四星2家、三星1家、二星1家),旅行社8家,3A級旅游景區4處、2A級景區1處,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工業旅游區1個,省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項目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市級旅游特色村(鎮)3個。

          七、開放型經濟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566.20億元,下降12.8%,其中,出口總值190.09億元,下降6.7%;進口總值376.11億元,下降15.6%。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20個,新批及凈增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0個;新批協議注冊外資6億美元,下降32.1%。實際到賬注冊外資2.82億美元,下降9.4%。

          全年新增境外投資項目8個,中方協議投資額932萬美元,增長98.3%。全年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13925萬美元,增長83.6%;新派勞務人員350人,增長44.0%,年末在外勞務人員887人,增長9.0%。

          八、交通、郵政電信業和電力業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32.36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年末全縣公路總里程達3183.28公里。公路密度為183.6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63公里,一級公路314.15公里,二級公路343.987公里,三級公路215.368公里,四級公路2232.145公里。航道總里程778.96公里,其中,等級航道7條,里程200.76公里,等外級航道578.2公里。擁有內河碼頭97個,糧食臨時裝卸點28家,泊位151個,岸線長度11998米。擁有出海航道2條,其中15萬噸級爛沙洋北水道航道長40.9千米,7萬噸級爛沙洋南水道航道長24.8千米。洋口作業區自然岸線總長7.1千米,碼頭岸線總長19.4千米,擁有8個沿海碼頭泊位,全年船舶流量532艘次,港口貨物吞吐量1027.76萬噸。

          年末擁有城市公交、客運班車、旅游客車393輛20087座,擁有營運貨車5211輛68325噸,運輸船舶109艘45046總噸。全年完成公路運輸客運量6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0.66億人公里;公路貨運量1096萬噸,貨運周轉量21.97億噸公里;水路貨運量476萬噸,貨運周轉量36.33億噸公里。海洋鐵路如東站全年發送旅客45817人次,到達旅客38820人次;栟茶站全年發送旅客23472人次,到達旅客20516人次。

          年末全縣機動車保有量29.08萬輛,比上年末減少0.29萬輛。其中,載客汽車24.39萬輛,增加0.94萬輛;載貨汽車1.00萬輛,減少0.52萬輛;摩托車4.66萬輛,增加0.44萬輛。年末全縣個人汽車保有量達22.86萬輛,比上年末減少0.52萬輛。

          年末全縣擁有郵政公司1處,郵政局所47處,縣級快遞共配中心1個,郵件處理中心1個,郵政投遞場所14個,其他快遞末端網點約140個。全年實現郵政行業業務收入5.48億元,增長4.4%。加速完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網絡,協同優化打造了“2+15+226”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如期完成1項民生實事項目——建設30個農村(社區)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全縣光纖寬帶用戶占固定寬帶比重達到100%;電信、移動、聯通等三大運營商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12.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6.58萬,減少戶數0.09萬;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99.95萬,新增8.72萬;電話普及率達100%。互聯網寬帶用戶數41.9萬,新增4.41萬戶。全縣新建5G基站285個,實現主城區、重點園區及主要節點5G信號全覆蓋,農村地區從自然鄉鎮及周邊區域向一般農村區域延伸覆蓋。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5.41億千瓦時,增長1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6.78億千瓦時,增長11.6%;第二產業用電量71.78億千瓦時,增長23.7%,其中,工業用電量71.23億千瓦時,增長24.5%;第三產業用電量6.77億千瓦時,增長10.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08億千瓦時,下降2.1%。

          全縣擁有發電裝機容量766.82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61.67萬千瓦,占全縣總裝機容量的73.3%,光伏發電、熱電發電、垃圾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120.6萬千瓦、81.5萬千瓦、3.05萬千瓦,占全縣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分別為15.7%、10.6%、0.4%。全年全縣以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量共計136.49億千瓦時,上網電量131.1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0.9%。

          九、財政、金融

          全縣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03億元,比上年增長34.7%,其中稅收收入57.6億元,比上年增長58.9%。主要稅種中增值稅實現25.55億元,比上年增長898.7%(因上年留抵退稅后基數較?。?;企業所得稅實現11.7億元,比上年下降9.0%;個人所得稅實現3.8億元,比上年增長5.4%。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7.47億元,比上年下降4.2%。公共財政支出繼續向民生傾斜,民生投入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達到80.6%,其中,衛生健康支出18.36億元,比上年下降2.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39億元,比上年增長16.3%;教育支出26.73億元,比上年增長1.3%。

          全年金融機構新增本外幣存款256.55億元,年末存款余額2211.94億元,增長13.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371.53億元,比年初增加188.12億元,增長15.9%;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566.64億元,比年初增加77.6億元,增長15.9%。全年金融機構新增貸款387.89億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1975.79億元,增長24.4%,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281.43億元,增長25.4%。

          年末全縣擁有財產保險機構15個,全年財產險保費收入8.40億元,增長5.6%;賠付金額5.95億元,賠付率70.9%。年末擁有人壽保險機構21個,全年人壽險保費收入21.67億元,增長15.6%;理賠給付及其他各類給付4.22億元。

          全年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5.71億元,比上年增長5.1%;提取公積金13.85億元,增長13.6%。全年實繳職工人數98987人,凈增4922人。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專利授權量2287件,下降18.6%,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550件,下降4.4%。年末發明專利擁有量3502件,增長18.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40.04件,增長18.0%。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11家,通過省級貫標績效評價11家。4家企業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九九久科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并成功立項市級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中天電力光纜獲評首屆江蘇專利獎銀獎;江東金具成功立項市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項目。全年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85筆10.04億元。

          全年2家企業獲評省質量信用3A級企業、5家企業獲評2A級企業,4家企業獲得2023年第一批江蘇精品認證,1家企業獲評南通市市長質量獎(組織獎)。在中天科技成立全縣首家企業供應鏈產品質量監測點。中天科技高端光電傳輸材料及器件產業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考核驗收。成功獲批籌建江蘇省5G設備及器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實現零突破。年末全縣擁有企業首席質量官1175人,比上年末增加139人。縣企業制定發布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全國性團體標準24項,成功立項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2個,培育主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起草的“小巨人”企業2家。標準技術機構落戶1家。

          年末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71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05.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41.0%。新增省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新增科創項目147個,完成當年實付5萬元以上的有效產學研合作項目數163項。

          年末全縣擁有建制幼兒園57所,在園幼兒11513人,其中省優質園50所、市優質園3所、合格園4所。小學48所,在校生30359人;初中23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校生1669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222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9450人,其中四星級高中3所、三星級高中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3589人。中職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國賽獲三等獎1個;省賽獲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6個;市賽獲一等獎13個、二等獎19個、三等獎13個。參加省創新創業大賽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5個;市創新創意大賽獲一等獎7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13個。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三等獎1個、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2個、市創新創意大賽獲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縣人均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0.49平方米,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鄉村覆蓋率100%,全年接受文化場館服務人次突破500萬。全縣擁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少兒圖書館1個,鎮(區、街道)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6家,博物館1家。圖書館藏書量50余萬冊。擁有文物保護單位27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4處,其中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3處、縣級23處。擁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9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7個、市級11個、縣級30個,各級代表性傳承人79人。全年在省級以上發表、參賽和參展作品94件,國際級獎3件,國家級獎3件。

          全年組織舉辦大型文旅活動15場(次),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132場。如東鄉韻藝術團等3個團隊獲評2023年度省優秀群眾文化團隊;洋口書苑等3個單位榮獲2023年度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國家級非遺《跳馬伕》亮相央視綜合頻道《非遺里的中國》欄目,參加江蘇衛視春晚。

          年末全縣擁有衛生機構48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9個,衛生監督所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機構1個。全縣衛生機構床位4121張,執業(助理)醫師2259人,注冊護士2041人。累計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241個。

          全年成功承辦省級以上體育賽事9項次、市級體育賽事3項次,舉辦縣級體育賽事12項次。更換新建35套全民健身路徑,新建2片足球場。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1.47億元。

          十二、城鎮建設和環境保護

          2023年縣城區實施“三河六岸”、鶴鳴公園等PPP項目2個,其中“三河六岸”進入運營期;完成1個污水提質增效達標示范區建設;市政項目建設18項,其中續建項目4項,新建項目14項。實施2個城區綠化點位改造,新增城市公園綠地1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8.9%。完成新造林面積4112.85畝,其中新增造林1409.7,更新、退化林修復造林2703.15畝。

          全縣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為:二氧化硫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46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24微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顆粒物及細顆粒物年均值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全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占全年天數比例為87.4%。全縣國考、省考以上、市考以上斷面水質優Ш類穩定達到100%。城鎮區域環境晝間噪聲平均值為53.7分貝,交通干線晝間噪聲平均值為67.2分貝,均符合國家環境噪聲質量標準。

          注:1.公報中發布的2023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別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3.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數據統計范圍不包含通州灣代管村居。

          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根據江蘇省科技廳和江蘇省統計局聯合下發的《關于發布<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分類目錄>(2018修訂版)的通知》(蘇科高[2018]86號)進行統計。

          5.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6.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建設項目,房地產投資統計范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

          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8.本公報中,就業、創業、農業、建筑、旅游、開放型經濟、交通、郵電、財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戶籍人口、社會保障、城鎮建設、生態環境等相關數據均來源于部門提供。


          99热超碰伊人精品无码_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_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_久久亚洲国产视频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