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扣全力爭當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民生福祉日益改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進展,發展質量得到新提高。
一、綜合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初步核算,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3.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全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84.64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23.03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445.75億元,增長4.8%。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演進為8.0:49.7:42.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107734元,增長6.8%。
縣域經濟實力增強。全縣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連續十七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行列,2019年位列第41名,比上年前移2位。在2019年中小城市評選中,列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44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第41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42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30位、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61位。
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01萬戶,比上年增長11.3%,年末擁有市場主體9.96萬戶,其中,新增企業法人935戶,增長4.5%,年末擁有企業法人2.19萬戶。年末全縣共有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594家,在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中占比82.3%;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總產值增長10.9%,在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中占比69.2%。新增創業1842人,其中新增大學生創業346人,農村勞動力創業818人;創業擔保貸款累計發放2598萬元,貼息68.16萬。
就業和再就業持續推進。全年提供就業崗位4.24萬個,新增城鎮就業人數855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749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78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2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5%。年末全縣就業人數61.0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62.4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就業人員11.87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30.51萬人,其中工業就業人員19.43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員18.64萬人。
質量提升高位突破。中天科技榮獲我國質量領域最高榮譽“全國質量獎”;如通股份通過市長質量獎現場評審;獲評江蘇省工業企業質量信用AAA級企業1家、AA級企業2家;新增首席質量官330人;成立“如東縣坯布質量合作社”。
知識產權提質增效。如東首次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全年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貫標認證3家;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獲批立項省級專利項目5個,其中省專利金獎項目1個;通過驗收省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省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重點項目各1個。商標注冊1835件,同比增長32.7%;海寶電池“海寶及圖”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帶動產品銷售額提升20%;“栟茶竹蟶”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97.71萬人,下降0.14%,其中,城鎮人口58.60萬人,增長1.82%,城鎮化率59.97%,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全縣常住人口出生率7.39‰,人口死亡率9.73‰,人口自然增長率-2.34‰。年末戶籍人口101.24萬人,比上年減少8471人,其中,男性49.68萬人,女性51.55萬人。
2019年末人口數及構成 |
||
指 標 |
年末數(萬人) |
比重(%) |
年末常住人口 |
97.71 |
— |
城鎮人口 |
58.60 |
59.97 |
農村人口 |
39.11 |
40.03 |
年末戶籍人口 |
101.24 |
— |
#0-17歲 |
9.78 |
9.66 |
18-34歲 |
17.02 |
16.81 |
35-59歲 |
39.33 |
38.85 |
60歲及以上 |
35.11 |
34.68 |
#男性人口 |
49.68 |
49.07 |
女性人口 |
51.55 |
50.93 |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26元,比上年增長8.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30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5元,增長8.6%。
2019年居民收支構成表
指標名稱 |
全體居民 |
城鎮居民 |
農村居民 |
|||
指標值 |
增幅 |
指標值 |
增幅 |
指標值 |
增幅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35626 |
8.7 |
47430 |
8.3 |
22135 |
8.6 |
工資性收入 |
22324 |
8.0 |
30778 |
7.4 |
12664 |
7.8 |
經營凈收入 |
6760 |
8.9 |
6449 |
8.9 |
7114 |
9.0 |
財產凈收入 |
2678 |
9.8 |
4390 |
8.4 |
720 |
13.9 |
轉移凈收入 |
3864 |
12.1 |
5813 |
11.9 |
1637 |
10.0 |
生活消費支出 |
21331 |
6.7 |
25593 |
6.4 |
16460 |
6.7 |
食品 |
6293 |
5.6 |
7652 |
4.5 |
4741 |
7.1 |
衣著 |
1729 |
6.0 |
2292 |
6.6 |
1086 |
3.5 |
居住 |
2288 |
14.1 |
2288 |
14.1 |
2287 |
14.1 |
生活用品及服務 |
1437 |
5.4 |
1628 |
7.0 |
1218 |
2.5 |
交通通信 |
3605 |
6.2 |
4887 |
5.7 |
2140 |
5.9 |
教育文化娛樂 |
3836 |
7.2 |
4572 |
6.4 |
2996 |
7.9 |
醫療保健 |
1286 |
3.5 |
1374 |
4.1 |
1185 |
2.4 |
其他用品和服務 |
857 |
5.8 |
900 |
10.0 |
807 |
0.6 |
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331元,比上年增長6.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593元,增長6.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460元,增長6.7%。城鄉居民文教娛樂支出占消費支出比重分別為17.9%和18.2%。城鄉恩格爾系數分別為29.9%和28.8%。
年末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63輛、助力車135輛、洗衣機108臺、電冰箱124臺、彩電220臺、電腦69臺、空調250臺、熱水器117臺;農村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53輛、助力車143輛、洗衣機102臺、電冰箱120臺、彩電188臺、電腦44臺、空調197臺、熱水器107臺。
年末全縣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8.4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65.0平方米,增長2.8%。
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7.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7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數8.36萬人,較上年增加0.58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5.80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2.44萬人。
年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9.38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6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7.70萬人。
年末全縣擁有各類養老床位總數(含社區養老)1.21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5.48張,享受尊老金5.89萬人。年末城市特困人員(城鎮“三無”)57人,農村特困人員(農村五保戶)5235人,城鎮低保236戶303人,農村低保4077戶5511人。全年結婚登記5310對。
三、農林牧漁業
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7.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7%。其中,農業產值53.70億元,增長1.3%;林業產值0.79億元,下降0.3%;牧業產值30.83億元,增長5.0%;漁業產值69.79億元,增長4.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89億元,增長7.2%。
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6.05千公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40.45千公頃,減少0.41千公頃,下降0.3%,其中,夏糧播種面積67.59千公頃,減少0.38千公頃,下降0.6%;秋糧播種面積72.86千公頃,減少0.03千公頃,下降0.04%。全縣糧食產量97.95萬噸,增產0.03%;糧食畝產464.93公斤,增產0.3%;棉花產量337噸,減產74.3%;油料產量2.47萬噸,增產2.2%。全年生豬出欄89.37萬頭,增長0.5%;羊出欄23.12萬只,增長32.9%;家禽出欄2678.94萬羽,增長10.2%。水產品產量30.45萬噸。
全縣新增大中型拖拉機223臺,聯合收割機106臺,水稻插秧機380臺,高效植保機112臺,旋耕播種機209臺,農機總動力96.17萬千瓦,農業機械化水平94.61%。
全縣中大型生豬占比76.16%,家禽占比99.68%。畜牧生態健康養殖占比78.1%。完成規模農業項目108個(種植類29個、休閑農業類24個、養殖類5個、加工類27個、流通類5個、其他類18個),全年計劃總投資70.38億元,完成投入66.83億元,其中滬資規模農業項目23個,投資8.93億元。新增家庭農場247家,全縣累計登記在冊并正常運行的家庭農場1274家,其中省級示范場29家、市級示范場9家,縣級示范場169家;省級示范家庭漁場3家,市級示范漁場3家。新增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縣級龍頭企業7家,全縣有各級農業龍頭企業99家、林業龍頭企業4家。新增綠色食品獲證4個,全縣有效期內綠色食品獲證總數29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占食用農產品耕地比重19.74%,獲省級優質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9個,全縣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63.8%。新增農業物聯網技術點3個,擴建4個;線上年銷售100萬元以上農業電商4個;新增市級“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6個。
四、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22家,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90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9%,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0.6%和16.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20.4%,股份制企業增長10.4%,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6.1%。
全縣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1.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38.05%;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1.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23.59%。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7%;主營業務成本增長8.1%;利潤總額下降2.4%。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情況 |
|||
名稱 |
計量單位 |
產量 |
增長(%)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萬噸 |
23.5 |
-3.7 |
飼料 |
萬噸 |
33.3 |
-8.3 |
化學纖維 |
萬噸 |
6.5 |
25.4 |
紗 |
萬噸 |
5.4 |
7.1 |
布 |
億米 |
13.5 |
0.6 |
印染布 |
億米 |
1.8 |
-11.5 |
服裝 |
億件 |
1.0 |
-1.1 |
家具 |
萬件 |
63.7 |
22.9 |
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 |
萬噸 |
10.2 |
-34.9 |
化學藥品原藥 |
萬噸 |
0.7 |
51.1 |
塑料制品 |
萬噸 |
1.4 |
3.6 |
水泥 |
萬噸 |
117.4 |
-14.5 |
光纜 |
萬芯千米 |
4.7 |
82.8 |
年末全縣擁有資質建筑企業255家,其中,特級總承包企業2家,一級總承包企業15家,一級專業承包企業6家,二級總承包企業39家,二級專業承包企業28家,三級及勞務企業165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570.48億元,比上年下降6.4%;竣工產值466.09億元,增長8.5%,竣工率31.1%;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619.23萬平方米,增長6.1%;竣工面積1749.29萬平方米,增長9.8%,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195.87萬平方米,增長27.3%。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7.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7.5%,服務業投資增長8.9%,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8.3%,民間投資增長1.6%,項目投資增長7.5%。
年末全縣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31家。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5.87億元,增長12.2%。商品房施工面積242.07萬平方米,下降0.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00.60萬平方米,增長3.4%。全縣商品房竣工面積10.64萬平方米,下降71.3%,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60萬平方米,下降83.1%。商品房銷售面積79.93萬平方米,下降23.9%,其中住宅76.20萬平方米,下降23.6%。
六、國內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7.30億元,增長5.2%。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9.22億元,增長5.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38.08億元,增長5.2%。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374.92億元,增長4.9%;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22.38億元,增長10.1%。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下降16.7%,飲料類下降1.3%,煙酒類增長1.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8.6%,化妝品類增長3.4%,金銀珠寶類增長79.5%,日用品類下降10.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3.2%,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5.4%,汽車類下降14.5%。
全年接待海內外旅游者471.0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9%,實現旅游總收入61.30億元,增長9.8%。全縣入庫旅游項目12個,旅游項目投入完成20.4億元。年末全縣擁有旅游星級飯店6家(其中四星、三星、二星各2家),旅行社7家,3A級旅游景區4處,?。ㄊ校┘壜糜味燃賲^1個,星級鄉村旅游點5個。
七、開放型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值377.19億元,下降6.6%,其中,出口總值141.28億元,增長3.8%;進口總值235.91億元,下降11.9%。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其中,千萬美元以上項目5個;新批協議注冊外資3.70億美元,下降64.9%;實際到賬注冊外資3.09億美元,增長2.4%。
全年新批設立境外企業8家,中方協議投資額5859萬美元,下降39.5%。全年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1.06億美元,增長215.2%;對外承包勞務執行額6572萬美元,下降24.3%;新派勞務人員578人,下降13.9%,年末在外勞務人員1148人,下降56.4%。
八、交通、郵政電信業和電力業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18.52億元,比上年增長2.4%。年末全縣公路總里程2948.71公里,公路密度為170.1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80公里,一級公路294.50公里,二級公路353.73公里,三級公路241.47公里,四級公路1981.21公里。航道總里程778.96公里,其中,等級航道7條,里程200.76公里,等外級航道578.2公里。內河碼頭共13個,泊位32個,岸線長度1564米。
年末擁有城市公交、客運班車、旅游客車303輛15087座,擁有營運貨車4255輛49044噸,運輸船舶148艘68933總噸。全年完成公路運輸客運量53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4.48億人公里;公路貨運量1694萬噸,貨運周轉量26.87億噸公里;水路貨運量399萬噸,貨運周轉量30.86億噸公里。海洋鐵路如東站全年發送旅客6.3萬人次,栟茶站發送旅客3.2萬人次,合計到達人數約19萬人次。
年末全縣機動車保有量26.62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94萬輛。其中,載客汽車19.59萬輛,增加1.39萬輛;載貨汽車1.09萬輛,增加0.33萬輛;摩托車5.94萬輛,增加0.23萬輛。年末全縣個人汽車保有量達20.56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71萬輛。
年末擁有郵政局1處,郵政支局所47處,全年實現郵政業務總收入2.57億元,增長13.9%。全縣光纖寬帶用戶占固定寬帶比重達到100%。電信公司全年完成電信業務收入2.06億元,增長5.1%;天翼用戶新增6.6萬戶,寬帶用戶新增2.8萬戶。
全年用電量61.98億千瓦時,增長4.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3.15億千瓦時,增長0.2%;第二產業用電量46.44億千瓦時,增長6.4%,其中,工業用電量46.08億千瓦時,增長6.5%;第三產業用電量4.68億千瓦時,增長1.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70億千瓦時,增長0.5%。
全縣擁有發電裝機容量249.55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占全縣總裝機容量的80.1%,光伏發電、火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33萬千瓦、11萬千瓦、2.5萬千瓦、3.05萬千瓦,占全縣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分別為13.2%、4.4%、1.0%、1.2%。
九、財政、金融
全縣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70億元,增長0.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5.5%。其中稅收收入48.18億元,增長0.3%,稅收占比達83.5%。各項稅收占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5.0%。主要稅種中,增值稅實現21.09億元,增長14.1%,企業所得稅實現9.33億元,增長4.2%。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6.67億元,下降2.1%。公共財政支出繼續向民生傾斜,全年民生支出92.6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79.4%,其中,衛生健康支出11.04億元,增長4.7%;農林水支出13.94億元,增長2.9%;教育支出20.99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金融機構新增本外幣存款191.97億元,年末存款余額1384.65億元,增長16.1%,其中,個人存款余額785.32億元,比年初增長87.2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339.51億元,比年初增長58.69億元。全年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14.33億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813.15億元,增長16.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存款80372元,增長12.7%。
年末全縣擁有財產保險機構16個,全年財產險保費收入6.01億元,增長10.7%;賠付金額4.34億元,賠付率72.2%。人壽保險機構23個,全年人壽險保費收入15.69億元,下降0.7%;理賠給付及其他各類給付2.94億元。
全年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7.94億元,比上年增長40.4%;提取公積金8.75億元,增長27.9%。全年實繳職工人數7.35萬人,凈增3379人。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專利授權量1277件,增長23.7%;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24件,下降2.4%,年末發明專利擁有量1621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6.59件,增長9.7%。年末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7家,比上年凈增29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省級孵化器1家,省農業科技型企業4家。全年完成當年實付5萬元以上的有效產學研合作項目數190項。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45%。
年末全縣擁有建制幼兒園54所(含四個分園),在園幼兒14789人;小學49所,在校生30693人(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22所,學生14885人(含九年一貫制學校);普通高中4所(四星級3所,三星級1所),在校生9048人。省優質園44所,市優質園5所。本科上線2386人,上線率97.4%。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省賽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9個。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體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年末全縣人均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1.75平方米??h文化館全年舉辦各類展覽展示28次,小劇場承辦各類活動33場;縣圖書館接待讀者26.5萬人次,新辦讀書證1.2萬張,借閱圖書35萬冊。居民綜合閱讀率87.30%。
開展大型文化活動120場以上,成功舉辦2019元宵晚會、“祖國萬歲”全縣合唱比賽、“我和我的祖國”國慶聯歡晚會等大型文藝活動。60余件文藝作品在省以上展演、參賽、發表,獲得國家級獎7個、省級獎7個。
國清寺遺址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南通市公布為大運河南通地標。國清寺遺址保護規劃編制項目被省文物局立項??h非遺展示館建成開放。
年末全縣擁有衛生機構47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1個,婦幼保健所1個。全縣衛生機構床位數4071張,衛生技術人員488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61人,注冊護士2148人。全縣擁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54人;衛生監督所1個,衛生技術人員26人。累計建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240個,行政村覆蓋率100%。
全年成功承辦了1項次全國賽事、5項次省級賽事、3項次市級賽事。體彩銷售額突破1億元。廣場舞獲市廣場舞大賽第一名和省廣場舞大賽“最佳表演獎”。
十二、城鎮建設和環境保護
2019年縣城區實施“三河六岸”和鶴鳴公園等PPP項目2個;市政項目建設15項,其中悍業路、九遙河停車場等7項工程已完工。完成青年公園、淺水灣北出口綠化建設,新增造林面積0.72畝、城市公共綠地16.3萬平方米。全縣林木覆蓋率25.20%。
全縣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為:二氧化硫1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9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50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31.8微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顆粒物及細顆粒物年均值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全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占全年天數比例為82.4%。城鎮區域環境晝間噪聲平均值為54.3分貝,交通干線晝間噪聲平均值為67.4分貝,均符合國家環境噪聲質量標準。
注:
1.公報中發布的2019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別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根據江蘇省科技廳和江蘇省統計局聯合下發的《關于發布<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分類目錄>(2018修訂版)的通知》(蘇科高[2018]86號)進行統計。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建設項目,房地產投資統計范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
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7.本公報中,就業、創業、農業、建筑、旅游、開放型經濟、交通、郵電、財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人口、社會保障、城鎮建設、生態環境等相關數據均來源于部門提供。